错认水不是水 金错刀或非刀
清点一年的古拆剧,上面那些常识面您皆抓到了吗?
▌五柳
一
鹤是猛禽吗?
电视剧《鹤唳华亭》以南朝齐为时期配景。“鹤唳华亭”与自西晋陆机的故事。陆机是三国吴陆逊之孙、陆抗之子,“蠢才秀劳”,有《文论》传世。陆机果伐罪少沙王司马乂兵败,遭谗被杀。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载,陆机临刑前叹讲:“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华亭是当初上海紧江,陆逊曾被启为华亭侯。后代常以“鹤唳华亭”喻思城之情,或叹宦途之险。陆机身故80年以后,再出”鹤唳“典故。东晋苻脆淝海军败,“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古时爱鹤者寡,卫懿公是最早的一个。《左传》载年龄时卫懿公好鹤,给鹤配专车出止。后狄人伐卫,国人纷纭道,让鹤往打斗,它有俸禄又有爵位。(“使鹤,鹤真有禄位,余焉能战?”)
《鹤唳华亭》中,女配角瞅阿宝以鹤比方意中人:“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鹤,实为猛禽,能够搏鹰。”“唳浑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一句出自南朝宋鲍照《舞鹤赋》。人人探讨的重点是后一句——鹤算猛禽吗?打得过老鹰吗?好籍华人拍照师梅慈敏曾在岛国北海道拍摄了一组鹤鹰大战的图片,正在网上传播很广。有图有本相,挨起去鹤借实不亏损。
二
“龙颜”不是美颜
常说龙颜大悦,真见了一定受得了。电视剧《大明风华》,朱元璋一进场就上了热搜,为何是张“鞋拔子脸”?
清朝珍藏于南薰殿的历代帝王画像,以朱元璋绘像至多,共13幅。明太祖是两里人,画像肃穆的有两幅,浮现同相的倒有11幅。朱元璋像在官方流传更广,在墨元璋故乡凤阳的龙兴寺内,始终供奉的便是朱元璋的亮脸像。朱元璋的龙颜照是上过历史教材的。
史书上刻画朱元璋面貌,说法是“蒲月朝天”、“奇骨贯顶”。朱元璋属龙,堪称本命长相。史书上有龙颜一说的,大多是建国皇帝,好比秦始皇、汉高祖。一代帝王,要的不是“乱世美颜”,而是“盛世龙颜”。
姜文片子《正不压正》里,朱元璋的长相就激起过一波谈论。电影中廖凡是演反派朱潜龙。朱潜龙自认明太祖先人,姜文拿明太祖“丑像”给廖凡看,说,一看你就是亲孙子。
《隋书》记载,隋文帝杨坚“为人龙颔”、“五柱进顶”,杨坚几乎和朱元璋碰了脸,而是还“遍体死鳞”。但是杨坚可能嫁到独孤皇后,就是由于老岳父看中他长相——“(独孤疑)睹下祖有偶表,故当前妻焉”。电视剧《独孤皇后》,假如照史书来,把杨坚装扮成小龙人,让胡可来演独孤伽罗,活脱脱的就是小神龙俱乐部。
三
金错刀是甚么刀?
电视剧《东宫》的女主角曲小枫挥刀自残,刀名金错。
金错刀,一指金丝镶在刀柄或刀环上的佩刀。苏辙有诗《子瞻惠单刀》:“彭城一对刀,黄金错刀镮。嵴如双引绳,色如青琅玕。开匣飞电降,动手清霜冷。”
金错刀,发布指王莽时锻造的货币。以黄金错镂其文,又称错刀。厥后泛指财帛,李黑有诗《话旧赠江阳宰陆调》:“一诺许别人,令媛双错刀。”
汉朝张衡《四忧诗》有“美人赠我金错刀,何故报之英琼瑶”的名句,争议很多。丽人送张衡的金错刀,究竟是钱还是刀?送钱有点土,张衡时代莽钱已兴。收刀不文艺,诗中都是青玉案、琴琅玕、美丽段一类的妙品,刀太杀气了。
张衡的金错刀,有考据说是书刀,此说可托。书刀是汉时书生建治翰札的必备对象,通常是铁造。为了誊写便利,汉时文人有佩带书刀的喜欢,是时髦。书刀以蜀天的金马书刀最为著名,晋灼注《汉书》:“旧时蜀郡工卒作金马削刀者,以佩刀形,金错其拊(柄)。”另外,史乘多有记录,汉时书刀经常使用做御赐之物。
《鹤唳华亭》的男主角萧定权是书道妙手,借鉴书道,名曰金错刀。金错刀确切又是书体的称呼,由南唐李煜所创。《宣跟画谱》载:“李氏(李煜)能文擅字画。书作颤笔樛直之状,遒劲如热松霜竹,谓之金错刀。”剧中萧定权所书教的是宋徽宗的肥金体,不是李后主的金错刀。
四
一切为了大庆
电视剧《庆余年》实构了一个庆国。本著述者猫腻说,庆国的名字取自岛国动画《十二国记》。
剧中行冰云高喊“所有为了大庆”,这句话上了热搜,大庆油田官圆微旌旗灯号回答“谁家的,快发行”。猫腻是湖北宜昌人,妻子是大庆人。写《庆余年》时猫腻正在大庆,筹备“从宜昌到大庆,和引导(指他的妻子)共量余生。”猫腻之前写过一册演义,叫《映秀十年事》,小说已实现,当时他住在映秀。汶川地动时,他写了个对子——“映秀十年纪,生者庆余年”。
《庆余年》的书名出处,另有一说。《白楼梦》中的巧姐判语名为《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逢仇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阳功。劝人生,济困扶贫。息似俺那爱银钱记骨血的狠舅忠兄。恰是乘除减加,上有天穹。”
“庆余年”三个字可自在组开。“余庆”指前代留下的祸泽,典出《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多余殃。”胡雪岩建药店“庆余堂”,听说本念叫余庆堂,因为和秦桧老宅撞了名而作罢,此说待考。巧的是,《说岳齐传》最早的刻本,是清代金氏余庆堂刻本。
五
不夫君是何人?
时装剧,常把现代机构奥秘化。有的是虚拟的,比方《庆余年》里的鉴查院、《剑王嘲笑》里的监天司。年夜宋不斗极司,《年夜宋北斗司》里的秘阁,名为宫庭躲书处,实为间谍处。近况上宋朝宫廷藏书之地没有叫秘阁,叫馆阁。斗极司的上司部分皇乡司,确是史乘有载。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靖安司,是虚构的。剧中还有不良人的组织,这是可考的。明代《暇老斋条记》载,“古之缉事番役,唐称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剧中张小敬的职务就是不良帅。依据《唐五代说话辞书》“不良”条的说法,不良人只是唐朝官府征用有恶迹者充当侦缉拘捕的公差。并且,不良人是有案底的人。“不良帅”张小敬就是从逝世囚牢里被放出来的。
吉温是唐代有名的酷吏,在《长安十二时刻》里有进场。吉温被玄宗称作不夫君,《资治通鉴》载,吉温任新歉县丞时受引荐,玄宗武断谢绝说:“这是个不良人,我不必。”(《旧唐书》载,“是一不良汉,朕不要也。”)固然不受天子待见,在李林甫、杨国忠的搀扶下,凶温仍是步步高降。他取罗希奭并称大唐苛吏的“罗钳吉网”。后来,吉温被贬出长安,玄宗对朝臣感言:“卿等皆可安枕也!”《旧唐书》说安禄山制反就是为了给吉温仗义执言。
《大明风华》里,有个神秘机构奴女干都司,那边软禁了三万名“靖易失�孤”。奴儿干都司不是罪人的放逐地,不克不及同等于大清的“宁古塔”。仆儿干都司是明王朝为治理辽东都司以北的多数平易近族把持地所树立的行政构造。初于永乐七年,废除于宣德十年。在此时代,因为政事局面的分歧,在建破之初有护卫京师、声援征伐受古、招安等本能机能,厥后因明廷的平易近族政策而利用了保护朝贡等特别职能,为明代管理西南地域起到了不成疏忽的历史感化。
六
错认水是什么酒?
《大明风华》皇太孙大婚的一场戏,宣读封爵圣旨时有“于戏”一词。“于戏”是感慨词,应写作“於戏”,不能读成“鱼戏”,应读作“呜呼”。“于戏”有重蹈覆辙。高希希导演的《三国小说》中,汉献帝读退位诏,字幕写的是“於戏”,读的是“鱼戏”。
《笑林广记》有个“於戏”的笑话。秀才问僧人说:“你们佛经中的‘南无’二字,只读本音不就好了,为何要读‘那摩’?”僧人反诘道:“你们读《四书》上的‘於戏’二字,为什么要读作‘呜呼’?现在你要读‘於戏’,小僧就读‘南无’,你如果‘呜呼’,小僧天然要‘那摩’。”
现实告知咱们,文史胸无点墨,台伺候弗成“鱼戏”。
《知否知否》中讲女主角衰明兰有喝热酒的习惯。她嘱咐丫鬟:“给我一镟错认水就好”,婢女回说:“又要喝了冷酒。”
错认水是薄酒的谑称。清代《调鼎散》载:“错认水:冰糖、荸荠浸烧酒,其清如水,夏月最宜。”明朝宋诩著《竹屿山房纯部》,记载了错认水的酿造方式。
苏东坡有“错煮水”的故事。苏东坡《调谑编·巧对》记:在黄州时,尝赴何秀才会。食油果甚酥,因问仆人此名为什么。主对付以知名。又问:“为甚酥?”坐宾皆曰:“是可认为名矣。”又潘主座以东坡不克不及饮,每为设醴。坡笑曰:“此必错煮火也。”异日忽思油果,作小诗供之云:家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已倾潘子错煮水,更寻君家为甚酥。
“一镟错认水”与喝冷酒的意义相悖。“镟”指温酒器,元朝戴桐《六书故》载:“镟,温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亦作动词,《水浒传》第五回有:“那庄客镟了一壶酒,拿一只盏子筛下酒,与智深吃。”
《知否知否》因为病句多上了热搜,“招待不周”“年事不惑”“谦城文武”“五十万两余”“脚上的掌上明珠”“听过一些耳闻”……《国民日报》官微都惊吸“知否,知可?语文先生按住了发抖的手”。语文教师,求补课。 【编纂:田专群】